六大航司今年上半年国际线狂飙
2025年上半年,中国民航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复苏航道上稳健前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根据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及吉祥航空六大上市公司的运营数据公告,显示行业在规模上实现了对2019年的全面超越,进入了稳健发展新阶段,多个关键运营数据达到了历史新高。
根据已公布的数据汇总,经过梳理,在旅客运输总量上半年六大上市航司总旅客量为2.96亿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15.3%。其中南航以8328.0万人次的客运量位居榜首,国航(7711.4万人次)和东航(7317.0万人次)紧随其后,三大航的规模优势依然稳固。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分别运送了1521.9万和1359.0万人次。数据显示上半年吉祥航空国际航线旅客和国际航线运力分别同比增长45.1%和65.6%。
从供给端看,各大航司的运力投放策略积极而审慎。综合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六大航司的可用座位公里(ASK)相较于2024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海航和春秋航空的扩张步伐最为显著,ASK分别同比增长11.7%、9.5%;东航和南航也分别实现了7.5%和5.5%的稳健增长。与(2019年上半年)的对比。数据显示,民营航司的运力扩张尤为迅猛,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的ASK较2019年同期分别大幅增长了43.3%和40.9%,而三大航的增幅也相当可观,国航增长了25.3%,显示出全行业对未来市场信心的系统性恢复。
需求端的表现同样强劲,收入客公里(RPK)的增长甚至在部分航司超越了运力的增速,直接推动了客座率的提升。东航和海航以12.2%、12.1%的RPK同比增速领跑,春秋航空和国航也分别录得8.5%和5.2%的增长。与2019年相比,RPK的增长曲线同样陡峭,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的增幅分别高达42.9%和39.1%,再次印证了其强劲的增长动能。
另外,上半年最引人注目的亮点无疑是国际市场的强劲复苏,主要得益于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包括中国对多国单方面免签政策在内的签证便利化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入境游和出境游的潜力。同时,压抑已久的国际商务、探亲和旅游需求持续释放,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需求基础。此外,随着各国航权时刻的逐步恢复,也为航司增加运力投放创造了条件。
各大航司披露的运营数据显示,与2019年同期对比。数据显示,部分航司的国际业务规模已远超。如吉祥航空、海南航空在国际市场恢复中表现最为突出,旅客量较2019年分别增长80.6%和67.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东航和春秋航空也分别实现了24.8%和16.7%的增长,显示出其强大的国际市场开拓和恢复能力。这不仅是简单的客流回归,更是航线网络优化和市场策略成功的体现。
在国际航线的恢复浪潮中,春秋、吉祥等民营航司凭借其灵活的决策机制和市场敏感度,不仅快速恢复了原有的优势航线,更积极开辟新的增长点。例如,吉祥航空在6月新增了浦东至吉隆坡的航线,其子公司九元航空则新开了广州至大阪的航线。东航也积极布局,新开上海至米兰、日内瓦等欧洲航线。
客座率作为衡量航空公司运营效率和市场需求强度的核心指标,在今年上半年普遍呈现积极态势。六大航司平均客座率普遍同比提升。国航、东航、南航凭借其强大的枢纽网络和常旅客基础,在国内市场依然保持了较高的运营效率。上半年,三大航的客座率均保持在80%以上,南航更是高达85.5%。春秋航空作为国内低成本航空的标杆,上半年客座率高达90.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吉祥航空客座率85.2%紧随其后。从动态变化看,东方航空的客座率同比2024年提升了3.6个百分点,在六大航中改善最为显著,这得益于其在国际和地区航线上的快速恢复和精准的运力投放。